曾经的国庆档中流砥柱们,今年都太难了

曾经的国庆档中流砥柱们,今年都太难了

尽管国庆档还未结束,但胜负已定。在没有遇到像样对手的情况下,陈凯歌总算扬眉吐气一把。而把网友当家人的陆川,则遭遇了史诗级失败。陆川失去的票房,又分润给了刘德华和成龙的电影,两位影坛廉颇总算吃了顿饱饭。但另一位“廉颇”葛优就没这么幸运,他主演的《爆款好人》,票房甚至一度没干过撤档的《出入平安》。但估计这次宁浩不好意思撤档了,因为没有意义,择期上映依旧不会有人买票。整个国庆档带给我的感觉是,很多老电影人仍然在挣扎着证明自己,但观众却毫不留恋地抛弃他们。因为他们所擅长的,正在变得过气。或者说,过气,才是今年国庆档的主旋律。主旋律也得与时俱进说到过气,有人替陆川挽尊,说如果《749局》早几年上映,也许评价不会这么差。言外之意,就是陆川的电影拍的时候很时髦,可是拖得太久,等上映的时候过气了。这话我肯定不能同意,这部电影的问题不是过气,就是太差。暑期档上映的《异形:夺命舰》也挺过气,但是不差。所以我们愿意美其名曰“复古”。但是如果把“过气”这个标签安到其他几部电影上,却又恰如其分。比如陈凯歌导演的《志愿军》系列,对,连去年那部都要算上。拍主旋律影片没有问题,问题是该如何拍摄,陈凯歌选了最吃力不讨好的一种拍法——全景式展示。这种拍法你能追溯到前苏联时期,那时候苏联电影人举全国之力拍摄高大全的主旋律影片,比如《战争与和平》,比如《莫斯科保卫战》,比如《解放》系列。而我们自然有样学样地学了过来,拍出了《大决战》系列,以及后来的《建国大业》系列。《大决战》剧照但说实话,这种上到领袖下到普通士兵的全景式展示战争的拍摄手法,渐渐不那么受观众青睐了。如今的观众,更愿意去看大背景下聚焦某个小人物或小事件的作品。这也是《长津湖》和《水门桥》成功的原因,尽管开头也有全景式情节,但片名已经告诉你影片聚焦在哪里。而陈凯歌的《志愿军》系列,它的片名就透着宏大——雄兵出击、存亡之战。第一部《志愿军:雄兵出击》之所以票房不理想就是因为陈凯歌太想面面俱到,结果让整部电影解构松散。我不得不再次拿张艺谋导演的《狙击手》作对比,同样是抗美援朝题材,张艺谋就聚焦于一次小规模战斗,聚焦于几个普通士兵的命运。由于切口足够小,便有了更多时间去塑造人物,结果连电影里美国士兵的形象都很丰满。说起来,振兴了国庆档的那部《我和我的祖国》就很巧妙,电影里的每个故事都是小人物小故事,但把它们拼起来却构建起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。所以在《志愿军》第二部里,我们能看到陈凯歌在有意识地缩小视角,同时还试图加进去反战的元素,这是这部电影比上一部观感要好的原因。观众不再热爱“北京侃爷”陈凯歌还在试图与时俱进,但有些电影和演员就真躺平了。葛优+宁浩,放在十年前,这都还是极具票房号召力的爆款组合。可如今,他们只能面临国庆档票房几乎垫底的窘境。而且《爆款好人》的失败并非像《红毯先生》那样,上映之后因为口碑不佳所导致。它是在上映之前就完全无法调动起观众的观影热情。接连两部电影票房失利,让宁浩的票房号召力岌岌可危。有人说,《红毯先生》的失利是因为他太过脱离群众。但说实话,宁浩从出道开始,就压根没打算向群众靠拢。宁浩的电影始终是精英范儿十足,无论是《疯狂的石头》这种多线叙事,还是《无人区》这种公路片,宁浩玩的都是当时国产片少见的叙事手法,他也因此在影迷圈子里迅速成名。然而这种能够讨好影迷的电影却讨好不了普通观众,他们看宁浩电影总感觉似懂非懂,结果几部电影下来,普通观众也对宁浩失去了兴趣。当然比宁浩更惨淡的是葛优。有人说这部电影与其说是宁浩的电影,不如说是葛优的电影,它根据葛优的喜剧风格量身定制。然后,这部电影连同去年的那部《非诚勿扰3》一起证明,葛优的喜剧风格过时了。这不仅仅是年龄的问题,它是观众喜剧审美迭代的结果。我在评价《非诚勿扰3》时谈到过,那个发端于王朔、梁佐,兴盛于英达、冯小刚的北京“侃爷”式的幽默,过时了。这种幽默有两个特点,一个是平民视角,一个是王朔语言。这两个要素交织在一起,就构成了这种喜剧风格的核心价值:用来自底层的调侃,去解构、嘲讽那些权威事物。可时过境迁,这帮功成名就的创造者早已失去了平民视角,也不再敢于去解构嘲讽权威,这种喜剧风格的艺术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。当《逆行人生》都被质疑是富人扮演穷人时,“老好人”张北京又有几分可信性?而他们嘲讽的对象又指向了网红这个行当,以及供养网红的诸多网民,这样的人物和故事又如何吸引观众?当然,即使这条赛道走不通,也不影响葛优的江湖地位和职业生涯,喜剧演不了还可以去演正剧。但是只有一条赛道可走的成龙大哥,却面临着无路可走的窘境。成龙开始向自己致敬在成龙的《熊猫计划》和刘德华的《危机航线》之间犹豫再三,我还是选择去看刘德华的《危机航线》。说实话《危机航线》也是一部过时的电影,故事基本上就是好莱坞20年前的水平。60出头的刘德华也让人看着心疼,明显打不动了。不过更让人心疼的恐怕还是被我“抛弃”的成龙,他已经开始在电影中向自己致敬了。在《熊猫计划》里,成龙简直化身宋江,无论遇到什么危机,只要亮明身份,对方纳头便拜,高呼大哥。没办法,电影只能这么拍。因为成龙电影最大的卖点就是成龙自己。除此之外,成龙电影在故事层面可以说乏善可陈,无非是找一个理由开打,最后再来一番说教。而这个理由一般就是为了保护什么,有时是孩子,有时是古董,这次轮到了熊猫。但是成龙也没法转型,转型的成龙便不再是成龙。于是只要票房还过得去,成龙就会一路打下去。

这一次《熊猫计划》意外地让成龙闯进了亲子赛道,获得了不错的票房。我估计就像电影里的那声“Action”,这票房再次让成龙满血复活,继续打下去。

就这么不约而同的,几位影坛常青树在这个国庆档扎堆儿向我们展示自己的江河日下。

尽管已经到了即使按延迟退休算都应该退休的年纪,刘德华却还在面对自己的“中年危机”,成龙还在扮演“家具城战神”,葛优还在谈恋爱,他不是说不谈了吗?

但又有多少人想看他们在银幕上扮嫩呢?即便是影迷也不免感到尴尬和唏嘘。这样的尴尬扎堆儿出现,或许就是今年国庆档票房不佳的原因。

看看《749局》前两天的高票房,就知道观众永远想看到新鲜的东西。但凡陆川拍的不是那么烂,今年国庆档的票房冠军就会是他的电影。

Tags: